三地联动促教研 思维探究共成长
——2025年江苏省小学科学思维型探究实践三地联合教研活动
暖日融光四月中,思维碰撞启新穹。4月16日,2025年江苏省小学科学思维型探究实践三地联合教研活动在海安市实验小学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指导,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南京市教学研究室、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协办,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海安市实验小学承办。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科学教研员冯毅,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书记、副院长曹桂林,海安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芝锋,南京市教学研究室教研员杨健,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季荣臻,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研究室副主任陈有志,海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校长周振宇,以及来自宁锡通三地各县(市、区)科学教研员、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开幕仪式
冯毅发表讲话。他认为江苏省小学科学教育联盟聚焦深化科学教育改革,是我省小学科学教研一次重大的创新,期待三地联合教研活动奏响江苏科学教育协同发展新的乐章。
曹桂林也在讲话中提到,本次活动通过实践育人优化科学教育生态,是一次高水平的专业交流,将为南通教育的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方向和路径。
万芝锋代表海安市教育体育局致欢迎辞。他表示,海安教育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持续探索科学思维教育新路径,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赋能助力。
专家报告
冯毅作题为《引导儿童的思维往深处去》的专题讲座,聚焦小学科学思维型探究实践,强调教师需搭建思维“支架”,指导学生经历完整探究过程,培养其从感性到理性、从孤立现象到系统关联的深层思维能力,促进科学观念与创新素养协同发展。
教学展示
来自宁锡通三地的科学骨干教师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他们通过创新的教学设计,突出“现象观察-实证分析-原理提炼”的科学探究路径,促进了学生从经验认知向科学思维的转变。
一节节生动的课堂,演绎了科学探究的无限魅力,展现了思维型教学的实践智慧,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让科学思维在课堂上真实发生。
专家点评
南京市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高伟、江苏省特级教师曹燕琴与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徐阳对观摩课进行精准点评。他们立足核心素养导向,围绕目标设计、方法适配及思维进阶等维度,深度剖析课堂情境创设、思维可视化策略等亮点,同时针对探究深度不足、认知冲突创设等共性问题提出优化建议,为科学思维型课堂的实践路径指明迭代方向。
专题汇报
南京市浦口区实验学校陈兴兰、无锡市尚贤融创小学倪昌、启东市学华小学郭世卫、海安市实验小学陈丽莉四位老师,分别围绕科学思维培养路径展开专题汇报。他们结合实证研究案例,系统阐释了科学课堂中思维可视化、论证结构化、问题驱动化及实践情境化的创新路径,为深化学生科学思维培养提供了具有推广价值的实践经验。
活动总结
陈有志对活动进行总结,强调了思维型课堂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关键作用,肯定了建构思维型课堂的示范价值,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激励教师们将所学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不断追求创新,以提高科学教育的整体水平。
此次三地联合教研活动,不仅展现了科学思维型课堂的实践成果,更搭建了区域教研共进的桥梁。我们坚信,通过持续的区域协作、资源共享与智慧共生,必能推动科学教育向更高质量、更具活力的方向发展,为培养新时代的科学少年贡献力量!
用户登录